本报讯 (报导组 郑晨 通讯员 刘烨珏) 近来,在柯城区航埠镇下河东村、曹门村的柯城区才能家庭农场内,市民柴宝贞和闺蜜络绎在一人高的玉米秆间,熟练地掰下一个个丰满的玉米棒。“传闻这儿的玉米又甜又糯,咱们专门从衢州城区开车过来摘,新鲜又实惠!”柴宝贞笑着说。
这片350多亩的玉米地,是农场主叶良良推行“稻—玉米—菜”轮作形式的重要一环。从上一年开端,他在市、区农业乡村局技能专家的辅导下,测验在早稻收割后接茬栽培甜玉米、糯玉米,让本来只种一季早稻的农田完成“一年三收”。
“我在7月底开端种玉米,最早的一批9月底就已上市,一向能采到11月底。”叶良良一边检查玉米长势一边介绍,玉米收完接着种油菜或花菜等蔬菜,地不闲、人不闲,收入也多了。他还算了一笔账:一亩玉米产值约1250公斤至1500公斤,批发价每公斤2元多,市民采摘价每公斤6元,亩产值仍是能的。
叶良良从事农业已有六年,承揽土地超越1000亩。除了航埠镇的基地,近几年,他还在华墅乡柴家村承揽了600亩土地,其间500亩用于栽培高粱,还有十几亩大棚蔬菜和几十亩玉米, 形成了多品类、跨区域的栽培格式。虽然农业“靠天吃饭”,但他坚持经过轮作形式和错峰栽培下降危险、安稳收入。
“上一年我在曹门村承揽地块上试种了100亩玉米,本年鄙人河东、曹门村推行到350亩,技能上更老练,水源条件也更好。”叶良良说,栽培过程中,市农业技能推行中心主任王宏航、柯城区农业技能推行中心推行研究员何润云等专家经常到田间辅导,协助处理病虫害防治、种类选育等问题。
据了解,2019年以来,柯城区活跃推行“稻菜轮作”高效栽培形式,在航埠、万田等城镇树立示范片区,经过方针引导、技能帮扶、设备配套等办法,推进粮食与蔬菜、旱粮作物接茬轮作,有用提升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农人收益。现在,全区推行稻菜轮作面积6000余亩,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农技服务与商场对接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,开云全站的体验完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