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3月15日晚,中央电视台的“3·15晚会”震撼人心,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。此次晚会曝光了一起关于“保水虾仁”的丑闻,令众多消费者心有不安。经过一系列的调查,部分生产厂商在加工水产品时,竟然违规、超量添加保水剂。这些经过保水剂处理的虾仁,重量竟能大幅度的增加,而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,保水剂的使用也使虾仁的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,有的产品更是超标高达145%!
根据央视的报道,近期接到不少群众的举报,他们称有些生产厂在虾仁加工中偷偷摸摸地添加保水剂。所谓保水剂,其实就是食品水分保持剂,通常以复合磷酸盐的形式存在,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分、提升虾仁口感并延长保质期。然而,一些企业却利用保水剂来“增重”,使得产品看似更为丰盈,到底是维护利益还是侵犯消费者权益?在深入调查过程中,记者来到了广东省湛江市的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,试图揭开事情真相。
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,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,位于水产丰富的湛江。这家企业曾因违规排放污水被罚款24万元,且在2023年2月因为其他原因又被执行了86万多元的罚款。我们在这里看到的,不仅是大量的复合磷酸盐保水剂,还有一系列挂着“鲜冻虾仁”、“冻黑虎虾”等标签的商品,却并未在外包装上详细标明保水剂的使用情况。
我们通过其工作人员了解到,企业按照每个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不一样的规格的虾仁,而加水的比例则依赖于订单的要求。非但如此,工作人员大胆透露,虾仁经过保水处理后,平均能够增加20%的重量——这无疑让人感到震惊。“这是我们的生产秘密。”员工在一旁低声议论,而这种沉默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绝望。
根据GB2760-2024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,国家规定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不允许超出每1000克使用5克。然而,湛江尚方舟在真实的操作中,却是添加了高达千分之三十的磷酸盐,浸泡时间甚至超过十几个小时。可想而知,超标的保水率不仅对饮食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,对公众健康也是一种重大的威胁。
在采访中,另一家名为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的厂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。他们表示,经过加水后的虾仁,原本的100斤再泡水后,能增加近24斤的重量。我们在现场也亲眼见证了这种“增重”的流程。泡完药的虾仁被迅速送上封装机,进入冰冻环节,几乎瞬间被包裹上一层冰衣,以进一步提升重量。在肉眼可见的厚重冰衣下,产品的真实重量和品质却隐没在了重重包装之下。
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甚至坦言,由于对保水剂的依赖,他们自家人都不会选择消费这种“保水虾仁”。在其视角中,这种加工过的虾仁显然并不等同于新鲜海虾。可见,尽管保水虾仁在市场上热销,消费者却不知道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。
除了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,记者还走访了连云港的几家食品公司,这一些企业也同样销售添加保水剂的虾仁。对消费的人而言,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,这些食品外包装仅仅标明了虾仁和水,根本无从得知产品的真实成分。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的店铺近期已失效,全网热销的背后,隐藏的却是食品安全的巨大隐患。
经过一系列检测,央视对几家厂商的产品做了磷酸盐含量的检验。结果显示,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的一款冻虾仁,每公斤磷酸盐总量为7.57克,超出国家标准51.4%;而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的冻虾仁磷酸盐含量达到12.5克,超标比例更是高达145%。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,清晰地传达出市场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。
长期摄入超标的磷酸盐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导致非常严重威胁。研究表明,过量磷酸盐的摄入将增加消化系统问题的风险,破坏钙磷平衡、引发缺钙,甚至有可能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。公众对虾仁的信任逐渐被侵蚀,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面临着困境。
这次“315晚会”的曝光,为广大购买的人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。在一系列假冒伪劣食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,如何维护自身的健康和权益,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。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,良心企业和监管部门需要一起努力,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,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。
面对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,作为消费者的你,是否也开始审视那些看似“美味”的虾仁背后,潜藏的黑暗真相?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该怎样选择更为安全的食品,捍卫自己的健康?这次“315晚会”的曝光,究竟能否为市场的良性循环带来转机,令人期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- 上一条 47年一奸细被俘虏后冻得浑身发抖李达脱下自己的军衣:穿上吧 2025-03-20
- 下一条 葛斯齐再放猛料!张兰对大S的死毫不意外她曾早就提醒过S妈 2025-03-20